這有助於我們了解業務的哪些部分是有利可圖的,哪些部分不是,並做出決策,使業務更有效率、更有利潤。起源歷史 單位經濟學是為了滿足企業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即尋找一種工具來更準確地衡量企業在單一要素或單位層面的獲利 特別行銷主管 能力和營運效率。 1954年,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出了「邊際分析」的概念,這成為單位經濟學的基礎。 1990 年代,《忠誠規則!單位經濟學於 20 世紀 90 年代在美國開始發展,當時公司開始轉向訂閱模式和 SaaS 解決方案。 21世紀初,單位經濟學開始在Facebook、Google、亞馬遜等網路公司廣泛使用。近年來,單位經濟學已被世界各地經濟不同領域的企業廣泛應用。單位經濟指標 單位經濟指標 以下討論的關鍵單位經濟指標可幫助公司更準確地評估每個業務部門的獲利能力和效率,從而使公司能夠對其管理和發展做出明智的決策。

使用和分析指標的簡單解釋例如,您烤了美味的餡餅並想知道銷售它們的利潤是多少。單位經濟指標會告訴你每個派能賺多少錢,以及是否值得多烤一些。為此,您需要:計算:烘烤一個餡餅需要花多少錢:麵粉、糖、蘋果、電。你想賣多少錢?有多少人買了?分析:你從每個派中賺到的錢是否比你生產它所花的錢多?有多少人不再購買派?改進:有可能提高餡餅的價格嗎?是否有可能降低其生產成本?如何讓人們更頻繁地購買你的派?例如:烤一個派要花 100 盧布。想以200盧布賣掉嗎?你一個月賣了10個派。分別為:吸引一個顧客的成本:100盧布/10人=10盧布。顧客終身價值:200 盧布/餅 x 10 餅 = 2000 盧布。每位用戶平均收入:2000盧布/10人=200盧布。顧客流失率:0%-沒有人停止購買派。